陕西日报| 在短板变长板上按下“快进键” 在长板变跳板上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3-01-31     作者:     浏览量:4117

陕西日报 2023年1月30日 3版


在短板变长板上按下“快进键”  

在长板变跳板上跑出“加速度”


本报记者 王向华

(一)

1月28日,兔年春节收假后首个工作日,催征号角再次吹响。陕西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动员会,举行2023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全省上下一盘棋全力推动,以只争朝夕、奋勇争先的拼搏姿态,全面掀起优环境、抓项目、促发展的热潮,以营商环境吸引优质项目,以优质项目带动有效投资,在短板变长板上按下“快进键”、在长板变跳板上跑出“加速度”,推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二)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对陕西来说使命重大。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陕西GDP突破3.2万亿元,跃上新台阶,主要指标增速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陕西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新旧动能转换期、转型升级承压期,制约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弱项还比较多。

前不久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从城乡、收入、区域、领域、产业等方面,分析了我省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存在的短板弱项。从人群看,城乡居民收入总体仍然偏低,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村人口过上现代化生活尤为迫切。从区域看,主要是关中、陕北、陕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市域之间、县域之间、城乡之间差距较大。从领域看,主要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短板明显,重点城市空气治理改善不佳。从经济结构看,县域经济不强、民营经济偏弱、开放型经济规模不大、数字经济发展不足,以非能和清洁能源为主的产业结构短期内还难以形成。

这些短板弱项的形成客观上有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也是体制性、周期性、结构性问题交织的结果。究其根本,一方面是高质量项目支撑还不够有力,还没有完全解决重大项目不足—有效投资不足—增长动能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负向联动问题,还没有完全形成实施项目、壮大实体、带动增收、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是营商环境还不够优,需要进一步强化制度供给、技术供给、环境供给和服务供给,推动形成集聚高端要素、高端人才、高端功能的强大引力场。此外,干部作风能力还不够过硬,需要进一步在发挥优势补短板、聚焦短板扬优势上提高工作标准、加大推进力度、加强创新举措。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短板既是差距所在、弱项所在,也是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更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动陕西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重点所在。

(三)

面对当前陕西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面对百年变局中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作为欠发达省份的陕西如何奋勇争先、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如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陕西的“根本出路”,也是陕西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唯一出路”。

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陕西从重要关键环节入手。

现阶段投资仍是拉动陕西经济增长的主动力。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补齐发展短板的“加速器”,是稳定投资的重中之重。“三个年”活动动员会当日,我省总投资5646亿元的795个省、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擂响了高质量项目开工的战鼓。

2023年全省安排省级重点项目643个、年度计划投资4800多亿元,其中创新驱动、先进制造类项目占比37.5%、年度计划投资占比29%;产业类项目年度投资比例约7成,基础设施投资扩大……陕西以项目建设的主动轮带动经济运行所有的轮子一起转、加速转。重点产业项目,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而基础设施建设,则打通地域发展脉络,舒展区域发展筋骨。

“陕西部署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释放了大抓发展的强烈信号,引导全省上下抢抓经济恢复的窗口期、机遇期,全力以赴抓项目、夯基础、强实体。”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生荣如是说。

消除短板的过程,也是化危为机、做好工作、开创新局的过程。

省工信厅表示,补短板还需要培育更多的“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企业。2023年,陕西将进一步发挥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将更多“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纳入产业链带动范围。

陕西科技战线表示,将建好用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推动地市、高校、院所、企业紧密对接,促进各类创新要素有效集聚和高效配置,不断提升平台的吸引力、承载力、辐射力;聚焦陕西重点产业链,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产出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和创新性产品。

……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落实这一首要任务,高质量项目是硬支撑、营商环境是硬基础、干部作风能力是硬保障,三者密切关联、缺一不可。

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就是要释放大抓服务的强烈信号,做好“加减乘除”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把陕西“人人都是招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让陕西成为海内外客商创业投资、立业发展、兴业图强的首选之地。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就是要释放大抓效能的强烈信号,引导广大干部知重负重、知难克难、知险化险,以干部敢为带动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把脉问诊才能开处方、对症下药才能消病灶。

陕西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深化创新改革开放、着力打造文化强省、着力推动共同富裕、着力建设美丽陕西、着力提升治理效能,全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

在短板变长板上按下“快进键”、在长板变跳板上跑出“加速度”,陕西努力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战略性、标志性、引领性领域实现纵向提占比、横向有进位、整体上台阶,为经济长远发展蓄积持久动力。

——着眼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县域经济。

陕西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县域产业园区提质升级、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向县域延伸共建、投融资平台整合转型;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联农带农经济、集体经济,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更多像苹果、小木耳、猕猴桃这样的特色产业,聚焦县域首位产业、主导产业,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打好以交通为重点的县域基础设施联网补网强链攻坚战,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加快补齐市政、生态、新基建等领域的短板弱项。

——着眼提振信心激发活力做强民营经济。

陕西紧盯关键领域、重点行业和困难企业,持续送“政策礼包”,打好“普惠式纾困+直达式支持+滴灌式帮扶”的组合拳,以更加“解渴”的纾困政策稳预期、增信心;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个工程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助推民营企业走好“专精特新”之路,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数字化”改革、“放管服”改革和“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切实把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到实处。

——着眼集聚要素畅通循环壮大开放型经济。

陕西全面加快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和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建设,深入推动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杨凌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等各类开放平台协同发力,力促通道平台升级扩能;同步发展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培育壮大特色优势外向型产业、出口主导产品和骨干企业,实现进出口规模和外贸主体双倍增;坚持运用投行思维、链式思维、闭环思维精准招商,加快引进一批标志性外资项目,力促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着眼赋能升级抢占赛道布局数字经济。

陕西将重点围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一新四化”上下功夫。“一新”是加快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四化”是同步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和治理数字化。

(四)

补短板、扬优势既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

在开局之年、关键之年,如何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陕西展现出时不我待的新姿态:聚焦聚力问题,补短板、蓄后势的同时,立足比较优势,锻长板、强优势,着力通过质的有效提升引领量的合理增长,通过量的合理增长支撑质的有效提升,让陕西经济在“长个子”的同时,“体形”更好、“体魄”更强。

——扬能源优势,做强现代能源产业集群。

在榆林,新开工的总投资243亿元的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220万吨甲醇、90万吨聚烯烃、25万吨EVA,助推当地构建“煤头化尾、由黑到白”的完整产业链条。

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陕西重点将念好“稳、控、转”三字经,调优能源工业。“稳”是坚持稳煤、扩油、增气并举,释放优质产能;“控”是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转”是加快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同时把传统能源挣来的“本钱”通过市场化、专业化手段,投在新能源和非能产业培育发展上,打造国家清洁能源基地。

“现在,陕煤集团的一切工作都围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来展开。”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照乾说,2022年,陕煤集团全年实现营收5102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利润603亿元、同比增长53.4%,规模效益均跃上新台阶,创造自成立以来的最好成绩,位列2022年世界500强企业第209位。这是陕煤集团第8年入围世界500强。但这距离“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还有差距,靠现有产业、现有资源、现在的能力不可能实现,靠简单的资源叠加、规模扩张、资本堆砌远远不够,陕煤集团将紧扣“稳、控、转”三字要点,发挥优势补短板、聚焦短板扬优势,引领行业发展。只有让长板更长,企业才有不断向产业链中高端攀升的底气和实力,才能打造国际竞争能力。

——扬科教优势,做强先进制造和新兴产业集群。

1月28日,在位于西咸新区的隆基中央研究院总部二期项目建设现场,林立的塔吊和往来穿梭的工程车辆展现着项目建设的火热场景。被誉为“光伏大脑”的隆基中央研究院总部项目占地410亩,旨在打造一个集景观生态、人文科技于一体的绿色园区。项目建成后主要进行光伏行业新技术的科技研发、中试、公共检测等。未来,该研究院还将不断引入行业顶尖人才,计划全面投入运行后的5年内,每年将取得1000项科研成果,成为千亿级光伏产业链的强力引擎。

经过多年积累,陕西以半导体、光伏及配套产业和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厚积成势、蓬勃发展。陕西将坚定不移走好链长制推进、集群式发展、数字化赋能的产业发展之路,着力推进制造业24条、文旅产业7条、现代农业9条重点产业链建设,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

——扬文化优势,做强文旅产业集群。

2023年春节假期,陕西多个景区客流量创新高。旅游业“开门红”,让2023年陕西“拼经济”有了一个好的开端。文化是陕西的战略性资源,旅游是陕西的标志性名片。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转入新阶段和国家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出台,陕西的文化旅游业一定会很快走向复苏,迎来又一个大发展。陕西将聚焦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设,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出一套纾困解难、培基固元、赋能升级的“组合拳”,做足“文旅+”和“+文旅”大文章,既注重大龙头、大景区、大项目引领,又注重小而精、小而美、小而新主体承载,努力实现从文旅大省到文旅强省的大跨越、大转变。

立足现有基础,突出地方特色,陕西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综合集成优势,能源、资源、水源的独特禀赋优势,历史、人文、精神的厚重底蕴优势,大力实施全链创新、全面改革、全域开放,以“三项改革”放大秦创原综合效能,着力打造先进制造、现代能源、文化旅游、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把长板拉长,努力增创和塑造更大的比较优势,陕西以高质量发展之“进”更好支撑经济大盘之“稳”。

(五)

实践证明,短板长板不是相互对立,而是有一个相互转化的过程。

补好短板,短板就会变成长板;锻好长板,我们才能长期保持优势和胜势。

2022年,法士特全面步入数字化时代,全年出口创汇创造历史新高,同比增幅55%以上;企业入围“双百强”榜单,位居“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第68位;企业各项经营指标连续20年名列中国齿轮行业第一,重型汽车变速器年产销量连续17年稳居世界第一。

面对此成绩,法士特集团董事长严鉴铂却越发如履薄冰。“近年来产业升级和技术迭代不断加快。在这一过程中,稍不留神,企业就可能在领先的位置上遭遇同行‘换道超车’的风险。这就意味着,有长板并非一劳永逸,需要我们以补短板的危机感来增投入、强研发,持续‘拉长板’,通过前瞻性布局、基础科学突破,在重点领域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一批不可替代的长板技术。”严鉴铂说,“2023年,法士特将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转型,确保传统中、重卡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着力扩大新能源、智能化产品市场主导优势。近年来,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在此背景下,企业必须加快核心技术补短板,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不断加大智能化、高端化产品海外推广力度。”

长板是什么?表面看,它是企业擅长的领域,本质上,它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抢占行业制高点的优势业务或产品。从变化的观点讲,长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不重视长板,久而久之,长板也会变为短板。

全年完成投资303亿元、同比增长12.8%,排名省属企业第一;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油气勘探开发七年行动计划年度指标,全年生产原油1148万吨,同比增加14万吨,连续16年实现油田千万吨以上稳产增产;油气当量首次突破1700万吨、达到1765万吨,创历史新高;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10.8%,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全球首套规模最大的榆神50万吨/年煤基乙醇项目一次试车成功,开辟了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新路径……这是2022年延长石油集团取得的成绩。新的一年,延长石油集团全面践行“油化并举、煤气电并重、新能源新材料并兴”发展战略,接续奋斗再造一个结构更优、能耗更低、效益更好、实力更强的“新延长”,着力建设世界一流的绿色低碳综合能源服务商和高端石化产品供应商。

延长石油集团董事长兰建文表示,优势产品是企业立身之本。较为成熟、已有优势的产业领域,能为企业带来稳定和较高的效益,赢得较好的投资回报,从而使企业有能力不断加强研发投入,攻坚关键技术。锻长板,不仅要拉开领先距离,还要拉出技术代差。只有成为全球供应链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化被动为主动,拥有更多话语权,真正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锻造长板不仅要推动传统产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也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等新兴产业领域,大力发展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

从北到南,三秦大地涌动着令人振奋的蓬勃活力。

在陕北,一批科技创新型项目正抓紧建设。

在关中,西安市近年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将雄厚的科技创新资源“潜能”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强大“动能”。

在陕南,汉中市积极谋划沿西成高铁科创大走廊,建强用好科技创新服务轴,全力推进中央创新区建设,并以此统筹大资源、拓展大市场、促进大发展。

……

(六)

一年之计在于春。如何将手中的“施工图”转化为大地的“实景画”,唯有苦干、实干。

千难万难,只要真心想干,总会有办法。我们要有改革创新的闯劲,大胆探索、大胆尝试,博采众长、敢为人先,特别是在补齐县域经济不强、民营经济偏弱、开放型经济规模不大、数字经济发展不足等突出短板上动脑筋、想办法,在消除制度性障碍、打通机制性梗阻中实现工作大突破。

我们要有久久为功的韧劲。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保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定力,不干超越阶段、超越财力的事,不搞脱离实际、装点门面、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像解决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等问题,就是要紧抓不放、持续用力,一锤接着一锤敲,不见成效不罢手。

……

踏着春天的脚步迈上新征程,全省各地纷纷拿出“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状态,迈好第一步,打开新局面,全力以赴夺取“开门红”。

2023年,三秦大地以奋斗之姿开启新的一年。